我职业技能生涯的心路历程

原创 观点/职场 版权:禁止匿名转载;禁止商业使用;禁止个人使用。

205 14 5 2023-07-27 19:18:57 举报

YucHEN888

全部省 全部市

兜兜转转十余载,小白努力变老白

 

2006年夏-2007

21岁的我是一个学渣,从学校毕业,一无是处的被家里人根据学业安排进了新疆电视台做实习记者。我是真的没怎么好好上课听课的人,时间都拿去吃喝玩乐泡妞了,进了电视台一脸懵逼,幸好同事都比较照顾我,也都比我大,工作经验也很多,让我感觉比较人性化。

 

我当时所在的是体育频道,同事的哥哥姐姐多数人是体校毕业的,打羽毛球的,田径长跑的,打篮球的,踢足球的,我们的制片人好像是新闻专业毕业,著名体育频道主持人宋世雄是他的师哥,好像也是同校的。频道的总监和副总监也是挺牛逼的人。但是我这人对体育没什么热爱,唯一会的乒乓球还是频道里最弱的。我的责任就是去申请采访设备,然后扛着十几公斤的摄像机和其他设备,跟着带我的师傅到处跑,做新闻采访,吃了饭回来后去机房教我怎么做新闻剪辑,写新闻同期声,播稿,怎么用剪辑台(不是电脑)做新闻播报素材,那时候也都是胶卷磁带机,怎么把磁带放在采编机上播放,回看,裁剪。然后把素材交给做非编的责编,她负责最终剪辑和输出。

 

整个后期部是公用的,有时候一个屋子里面有2套维语新闻频道的人,3套哈语新闻频道的人,有4套的,有6套电影频道的,还有11套的人,太热闹,也太热。有时候就只有我们十套体育频道的人在,好多频道我都忘了什么内容了。

 

再后来,现在的十套主持人丁锐(名字好像这么写的)进了体育频道,那时候的他高高瘦瘦的,也是一个回忆。实习期间还跟频道的人做过两次现场直播,一次是篮球的亚青赛直播,一次是肯德基三人篮球赛第一届的直播。还跟着师傅去见过新疆广汇篮球队的队员。现在也记不清他名字了。

 

其实没学到太多的技术,真就是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因为我本身不是新闻专业的人,所以并没有如愿的在电视台转正,实习期间为了办实习证每个月还要自掏50元钱。最后可能因为是家里的关系吧,在频道里呆了8个月,走的时候制片人给了我800块钱辛苦费。我爽快的拿上了,哈哈哈,那时候对钱没有什么要求和概念,只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最后还拿了钱,都是家里背景的关系,跟自己毫无关系。不过有钱不拿王八蛋,不拿白不拿。

 

  

 

 

2007-2008年夏

从电视台出来后08年初,进入影楼做了摄影助理,也是因为在学校学的是摄影。

 

学校生涯中,听的课有印象的就是灯光和拍照,而非摄像,大部分时间都翘课了,也算是玩心太大吧。出来工作后三个月的时间,我迷上了后期P图技术,一发而不可收拾的开始了万年老后期的路线。

 

每天除了拍摄的时候以外,我都会窜岗跑到后期部看他们修图,调色,做相册设计。那时候不像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什么都能学,那时候只能看老手操作,他们愿意讲的话,我就拿笔记然后自己找个空电脑自己去瞎玩瞎练,时间久了,摄影主管跑到总监那说我总是往后期跑,干脆调过去吧,毕竟后期目前也缺人,总监就答应了,我便如愿以偿的进了后期部。

 

每天都是一个学习与练习的循环,刚进后期的第一周是总监在教我怎么用photoshop,总监的技术相当牛逼,即便放在现在2023年他也不差。带我一个星期后,他就甩给我一句话,你可以上手修客人试试了,我手忙脚乱的开始修客人照片,是老手已经接过的单子,客人也拿走了,服务器存档找出原图让我练习的存在。

 

一周时间真的完全不行,图修出来就是花猫脸:皮肤总是涂不匀,颜色总是会过分,或者出现摩尔纹之类的,要么就色彩分层……各种问题。别人下班了,我还在吭哧,家里有电脑,回家装了PS继续练习,吃了饭再继续直到睡觉。

 

后来,大概半年多后,渐渐的熟练了工作时刚需的操作(只是修图部分)后,开始琢磨一些其他岗位的,比如说调色和设计。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审美,就用店里拿得出手的样本相册自己看着练,工具不会了就跑到设计部问做相册的设计师。

 

然而那个设计师工作经验很长,大多数人大学毕业21-22岁左右,才会选择去工作或者继续上学,那个设计师16岁就进入社会做这行,到我进公司他在这行已经干了6年了。期间在全国连锁店做过一手设计师,后来觉得太累才到了我在的公司养老。技术上,他基本不会回应我任何提出的疑问,因为在他眼里我就是纯小白,我如果学会了他可能真的会被抢饭碗(当时是这样的情况),所以他对我不屑。他也是跟师傅学出来的,我没有拜他为师,他不愿意教,那我只好偷学了。好在他从来不遮挡自己在干什么,操作了什么,他自以为我只是看看,看的懂不懂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在他身后偷学,学了将近8个月的时间。他的手速奇快,快捷键有时候我都没反应过来,操作就结束了。但是他天天都要做相册,有些快捷键天天都会用得上,所以我就天天跑去看,只要一有空,忙完自己的,就开始窜岗偷学。终于有一天,店里出了一个客怨,因为拍摄背景的关系让客人很不满意,但是所有后期部门的人没有一个人愿意接这个烫山芋,然后我就自告奋勇了,因为我在了解完事情之后我只认为那个技术很简单,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接呢?(当然也是好多年之后才懂为什么)

 

我当着客人的面,在她片子上吭哧了一个多小时,给她搞得很****,她也觉得很****,从此她成了我第一个私有客户资源。我好特么开心,真真的开心。因为在当时我心里活动就是,我做了你们都不愿意做的事情,我多牛逼。其实那也属于一种成就感,从一个小白终于能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一种豪气感。挺有意思!

 

在公司呆了8个月左右的时候,总监被老总派到分店当店长去了,招了个新总监,是那种没技术的管理型。同时也招聘了一个新后期,是个妹子。哟西~新总监是个女的,跟我说,新人就我带了。我说我才来八个月能行么?她要我相信自己,我说好的吧,就带了新人。

 

说实话,我也没多少经验,我也不懂修图技术的系统原理,我也不知道从哪开始讲,索性直接用客人的照片,一步一步教她怎么用工具操作去修饰,怎么调颜色,有时候讲的云里雾里了,我还要去问玩的好的同事一些技术问题,然后再去偷看大佬的设计,然后自己总结一下,再回来继续讲。然后等她能正常工作了以后,我把很多修的艰难的客户都甩给她,我说这个客人你努力修,修好了有提成。她问我咋不修,我说我只喜欢修美女。虽然美女的提成不多,但是你看全家福这样的后期二销很有钱的,我对你多好(哈哈哈)。那时候不流行PUA的说法,现在想来我的确PUA她了。不过也因此成就了她之后自己出去开店挣大钱。

 

在这家店干了一年多,最后因为和新总监看不对眼,发了一场大火后我就辞职了。那个总监只能说管理比较死板一些,不像老总监那么自由随意,老总监的态度就是只要你不耽误工作,工作之余你不随便出去跑远玩就行了,公司周围的地方溜达溜达也不影响什么。但是新总监就不行,窜岗也要管,连我帮助同事打包一些公司运营发的宣传册也不行,同事忙不开找我帮忙也不允许。所以最终就火气上头了……结束了我第一个公司的职业生涯。

 

 

 

2008年夏-2011

从第一家影楼离开后,辗转到第二家影楼没花多久时间。这家在乌鲁木齐是分店,总店在西安。我去的时候刚好赶上总店来技术导师做培训,让我撞了个大运。比较纠结的是,我当时没机位,后期部已经9个员工,满了,我要有机位必须单独收拾出来一张桌子,再拼个电脑出来。

 

只记得刚去后期,看到技术老师在扯着嗓门说话,因为压根没人听她在说什么,而且表情都很压抑,甚至有反感的模样。老师说完话没人回应,她自己也心累了,看到我进来说新员工吗?我说是呀。问我会不会PS,我说我上个店自己摸索的,不是很会。老师似笑非笑的说,那你也来跟着一起做练习作业吧,店里没电脑你也可以拿回家做,第二天带过来就可以。我说好的。

 

技术老师在店里培训三个月时间,每次她讲课,我就站一边听着看着,有时候有人休假,我就用他的电脑做作业,可能因为我没有工作任务,每次第一个交作业,还完成的比较让老师满意,她对我就很和蔼可亲,不像对其他同事垮个脸。她觉得我一看就会挺意外的,说很少有人能只看一遍就操作下来,我说,哦那是上家影楼的一个设计师大佬不怎么鸟我,我站他后面偷学,练就了这种过眼不忘的技能吧哈哈。然后老师就回我一句陕西话:“你牛批成锤子了。”(我笑哭)

 

三个月的调色让我深深的奠定了一下调色的基础与当时流行色调的方向,我有了自己的工作机位后,又花了大概四五个月的时间,再次加强了我的技术水平,再加上我每天下班回家后依然会不间断的做练习修图,以至于快一年的时候我就飘了。自觉的那家店没什么让我能学的东西了,我此时就产生了跑路的心愿。刚好那年的新疆出了个事情,不赘述,刚好辞职。提前买了火车票,事情发生后的第四天,一趟火车把我拉到了成都。

 

到了成都,又赶上好哥们结婚,吃喝玩乐过去了大半个月。开始找工作,到处面试,曾一心认为自己技术可以了的那种井底之蛙的既视感,总觉得不可能没有店要我,然而还真特么没有。最后兜兜转转的,进了一家店,在盐市口十字路口中间的位置,店名依稀记得叫 帆摄影 。盐市口的店是才开的当时,我本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进去的,我想我是个技艺不精的人,我想变得更牛逼,心心念里面有多少大神能让我跪舔来着,结果进去后发现都是小白(技术上比我弱),除了总监。我当时的激动心情瞬间荡然无存。呆了两三天,加上我住在成飞集团院子里,离市中心太远了,有时候还会迟到,太不爽了,就离职了。

 

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个新电脑打了两个月的游戏后,装上PS开始自学之路。研究当时全国的潮流趋势,有官网的摄影店的样片,甚至看国外摄影作品,自己天天做练习。不管风格不管品质,好的坏的都练,有时候昼夜不分,有时候废寝忘食。在成都的一年瘦了二十来斤,但是技术突飞猛进……也算是有得有失吧。不想修图的时候,自己端着相机出去接活干,拍婚礼,拍朋友,拍风景,拍街头,拍小巷,拍完拿回来自己修自己练调色,有时候感受风土民情,感受婚礼上的气氛,感受古镇的气氛,感受一天之间时间推进带来的环境,动植物,房屋等物体的颜色变化,旅游景点街头小巷每个人脸上的喜怒哀乐,全部都融入到修图练习中。期间还学了点平面设计。那时候插件,预设都没什么的,插件只有磨皮,预设的调色方案都还得自己做一些,网络也不是特别的发达,也没有太多人会分享会免费做下载什么预设方案,全靠自己摸索苦练。

 

在成都浪了一年左右,感受了四季变化,辗转去了杭州,又遇到了最热的一年,和世博会。

 

又跑去上海,赶上雷暴雨,见识了从天而降的小拇指粗细的闪电击中地表,地铁口一把雨伞十分钟涨价翻两三倍等等。然后搭飞机去了大连,游山玩水了一个多月,最后坐火车回了新疆。回到了我第二个公司,那时候已经面目全非,我认识的人没几个在了,连老板都换人了。

 

回去后我成了公司后期一把手。有趣的是,我二进宫时遇到了我第一个影楼的设计师大佬,在一起合作了不到半年,他就相当的认可了我的工作能力和技术,他也单独跟我聊过说,真的没想到从那边离开到现在重新遇到,我的能力成长了这么多。我也不是感慨也没有特别的情绪,我只是觉得,你终于能正眼看我了,那说明我的确是成长了。再者说,我能力好的话,他又是做相册设计的,经我手的照片再经他手就是****的产出,利益方面我俩搭配真的给公司带了不少的利润,他肯定开心啊! 就这样,我在这走了一整年不痛不痒的挣钱路后,又心痒了,又辞职了。我总是觉得我要的不只是钱,我想变成行业大佬,挣钱只是顺带的东西。

 

在家乡城市乌鲁木齐转来转去,进过一些小店,到处认识新人老人,到处有吹捧巴结我的人,也有我想巴结的人,也有同批次成长起来互相竞争的人。转来转去,找到了一家在新疆不管是技术还是运营都算很超前的店,也是我走了狗屎运了,进去了。学了很多领先的理念,老板也是全国四处接活的做过培训的很扎实的一个人,虽然工种不同,他是化妆师。但是很多时候,同样的行业内,哪怕是工种不同,能有共通之处的提升技术的东西都可以学,是不影响的,学技术不能只学自己工种内的部分,不然团队作业的时候,很难去协同工作的更舒服。

 

在这个店里让我学到了团队合作能力,不再是只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的部分。很感激。虽然最后也是和老板吵架离职了,害,我这个脾气也真的是。

 

 

 

 

2012-2015

因为狗屎运进了一家在乌鲁木齐比较领先的摄影店,认识了几个大佬和同批次成长起来的小伙伴。大家之间有提升,有竞争,学习方向也是往北上广靠近,当时店面的运营方向是在新疆打造有特色的潮流先驱吧,不过后来他们的确也做到了。(在我离开之后)

 

有人一起竞争的方式努力提升自己是一件很刺激也很开心的事,而且还有大佬的技术引导,在那里的一年多时间,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着。今天我琢磨出来一种新的修片方法或者颜色搭配,拿出去说,其他小伙伴没能拥有的时候,会有不服气的感觉,然后不超几天,他们也会了。如果他们有了新东西也会分享,然后不超几天后我也琢磨明白了。真的很有干劲!

 

依旧的,晚上下班回家,自己还偷偷内卷,心里想的就是我要变强。那时候的内卷不像现在整个行业都在内卷,而且还是恶性内卷。卷的有些不知所措,卷的人云里雾里,卷的那些本身对工作对技术就不像有心人那样热爱的人,也强制性的跟着一起卷。现在的内卷真的很不舒服……

 

在店里工作的时候大佬在化妆,我也站后面看。对于化妆我只知道基础知识,因为上艺校的时候我们有化妆系,而且我学修图以来,化妆上妆的手法,也可以说打粉底的时候的手法,跟修图很相似。因为是按人脸肌肉走向去涂抹的,不是你随意的没有方向的去涂抹,那样是抹不匀的。他们拍照的时候我也会观望,摄影的用光,是跟调色有关联的。摄影我也只是懂基础,而且我学摄影的时候还是胶片时代,也等于是经历了胶片转数码的过程了。从胶片成像,到数码成像,对于照片本身的色彩,质感,以及人像方面的一些改变,风景照的比对,还是挺有区别的,不能用好与坏去评判标准,只能说各有优劣,各有千秋的感受。

 

我去过的所有摄影店,我都观摩过化妆部,摄影部的同事工作状态,工作方式以及他们对自己本专业的认知和感受以及水准,我多少都有聊过天。等于说我到处在汲取大家对于技术本身的看法,和对技术抱有的一些梦想,幻想,或者是现实目标,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存在。大多数人对于技术,都有自己的梦想,不说能不能实现,至少在精进的过程中,都很有**。这种情感是很难得的。

 

对我来说我的工作是后期,后期是这样,有前后期团队协作类公司的最后的战线。我所需要了解的知识不仅仅是我职责之内的部分了,我也需要拥有前期的技术的一部分技能,我要了解拥有一个整体的审美的过程,或者说一个方向,一种“最初怎么来的,最终怎么实现的这样的过程。要知道大多数时候,审美只有个人审美,进入行业后才因为工作需要而学会每一个行业中对美的要求以及发展方向,可以说去为了迎合客户,引导客户,或者说改变客户自身的审美认知,结合行业的审美趋势去综合表现。因为现实中,甲方公司的要求也要参考,不能完全以乙方的审美角度出发去做产品,出来的东西最简单粗暴的就是如果甲方不满意,你做的再美你也拿不到钱,而且还要重来。

 

修图也是一样的,人像修图客人不满意,那说明修图师的审美不到位,摄影师的审美不到位,化妆师的审美不到位,或者可能综合来说,是这家摄影店的服务人员的审美不到位。一家摄影店,最好的呈现方式是——样片里的妆造服饰,摄影,修图,整体的色调都是自己人研发,这么一来,进店的客人才有极大的可能性完全体验到这家店的审美是怎样的,是不是会让她有惊喜的感觉。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大多数样片是专门的样片机构研发,婚博会形式贩卖给去那边的全国各店人员。然后可能会把大概的制作流程告知,就完事了。这么一来,拿到样片的店家能从中学到多少内容展现给客户,就是另一回事了。这个也不是什么行业秘密,婚博会又不只有行业人才会去看的。

 

我个人更倾向自己的团队研发。因为那种技术上的成就和最后得到客户的优质评价,真的很让人兴奋,真正的靠自己的本事吃到饭。

 

之后我从这家店离开的半年后,我自己做了一家后期修图网店,开启了我心中的梦想。

 

 

 

 

 

 

2015年夏-2019年底

自己开店后到口罩时代来临前,我一直是自由职业。自己的店说是店,其实也挺自由的,那个自由不是说我很随意的生活生存,其实相当的累,只是不用为了通勤起大早,不用害怕吃到被罚款打不上卡而已。因为曾经我只需要考虑我的技术能不能帮店里满足客人,能不能给店里带来更多利润,但是现在,我要从谈业务到后期出片一条龙全套走完。

 

好在自己这时候的修图技术已经很硬了,谈业务的时候结合自己过硬的能力让我接到了不少客户。我曾比对过当时学习提升自己过程中的一些遭遇。比如我在第二个公司遇到的技术导师,在我开店的时候我已经远超她一大截了。当我对自身技术不够硬的时候我搜索了当年全国知名的修图培训机构,但一直因为资金的问题,以及店老板不放行的缘由没去培训过,直到我开店初期,我发现那几个培训机构的技术与审美水准已经在我之下了。就是说,可能从行业整体的流行趋势来看他们还是要强过我很多,毕竟人家是一个团队性质的教育平台,我只是个人而已。从名声到其他方面,我个人不可能比得过。但是单说修图中含带的调色,修图,等等,直白点说我看不上他们教出来的东西。因为我开店期间发生了一个事让我从此pass了他们。

 

我记得初期做店过于繁忙,导致很多客人无限期的排队等待,我就联系了那家培训机构的老师我说能否给安排个技术好的修图师,我这边有修图的活需要加急处理,多收加急费都可以,但是一定要出片品质到位。我只觉得总让客户等不是办法,他们就联系了三个修图师,我让他们试修一两张。因为我接待的客户有我积攒的老客户,有老客户发展来的新客户,有纯粹的新客户,但是大多是慕名而来,所以我心想不能辜负了这些客户。得罪一个客户没什么,但是这一个客户的背后可是一个庞大的客户群。那三个介绍来的修图师,水平参次不齐,只有一个勉强达到我的修图要求和标准,我就把等特别久的几个客户发给他,告诉他用心修图,不能马虎,我给你很宽松的时间和合适的价格,一定要修好。他答应我了……等到时间差不多到期了,他把片子发回来,我也没看就发给了客户,结果那几个客户反馈回来的话,真的让我很尴尬。

 

她们的话几乎相同,大概意思就是:“这些片修的很丑,一看就不是出自你的手,你的哪个哪个朋友给我们介绍你的时候也给我们看过你修得图,我们是因为这个才来找的你修图,你却把我们打发给别人,诸如此类。”我真的好尴尬,因为我一直视那个培训机构是一个比较好的比较负责的存在,根本没有想到会这个结果。我只好实话实说,说我不希望他们等太久但是我目前刚开店还没招到人,只有我一个人在忙,所以实在是缓不过来了。如果你们愿意等,那就等我忙完手里的再做你们的,客户答应了,必须是我亲自修,加钱都行。

 

所以当时我心里对我自己拥有的技术能力,和客人对我的信服度和期待如此之高,我很欣慰。我觉得我这么多年提升自己,苦苦坚持真没错。为了这帮客人,我还要往大佬的路上前进,才会对得起她们。

 

后来开店几个月左右,找来了个小伙伴一起做,一边帮他提升技术水准一边工作,工作忙完了想回家就回家,想玩游戏电脑里也有,我几乎不管。在这呆了三个月他因为家庭原因又离开了。又回归我一个人,期间带过学徒好几个,我自己也还是不停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自己主要的练习过程就是光影和颜色,肤质要求一般根据客户需要随时做调整,而且我也不用磨皮,哪怕是很普通的客照也不用,即便用,数值也非常小,给个一两点,两三点就够了。磨皮插件其实有一个很好的作用,它并非是为了磨光皮肤,它可以调整因为修图时可能会产生的一些不那么明显的色彩分层,色块以及一些瑕疵不匀的表现。稍微给一丢丢就润了。磨皮插件不用多么****或者是多么依赖,工具的使用都是看人的,工具本身没什么优劣之分。

 

初期开店,什么客户都接,修图价格也相当低廉,我设定就是如此。因为我所考虑的是先做口碑,口碑有了还愁没生意么?然后慢慢涨价。涨价太猛会断更,这样不合适。然后还需要做的就是筛选客户群体。大多数开店做生意,不太会主动筛选客户群,因为这么说起来感觉很过分,不应该进店都服务吗?的确是,进店都会给到最好的服务,但是架不住的是,我一个店没法满足所有客户的喜好。这个但凡做过生意的人都明白的道理。

 

对于做店经营者的角度,如果要分级客户的话,大概可以分成三类,优质,中性,劣质——

 

优质就是,除了能让我挣钱以外,他们还能帮助我提升品质,能提升我的价值,能帮我打开更好更大的市场,能成为朋友或更好的长久的合作伙伴,能共赢等等。

 

中性也差不多,但是相对优质来说,稍微差一些。差在不能帮我提升我自己。但是中性客户有宽容度,就是他们可能会越来越好,但也可能越来越不好。

 

劣质嘛……以上都是未知数。咋说呢,钱不一定有很多,爱拖欠款,爱赖账,爱贪便宜占便宜,爱吹毛求疵,爱鸡蛋里挑骨头,习惯性用完你就跑路,喜欢用白菜换金银珠宝,用完你后诋毁你的不足,压榨别人抬高自己等等。

 

劣质客户罗列出来的特质我都经历过,而且其实挺频繁的。我不想做太多评价,所以直接筛掉。因为如果是做生意做店,这样的客户会给你的店面带来很不好的回馈,甚至会影响到你的其他客户群。换个角度,他们即便对你满意,之后带来的后续客户群体也不会比他们好太多,甚至是相差无几的水准层次。

 

因此,经过我大半年的亲身经历体验过后,我发现我得做法没毛病。因为我的店以及我自身的成长速度不是一般的迅速。开店满一年,我手里只剩不到五个极优质老客户,以及不到十个优质和中性客户了,能筛的我全部筛掉了。首先我就一个人忙不过来,第二我还要花时间精进自己,不能总在工作中而不摄取养分。老客户都是做店的,他们每个人的店都是在行业内很有知名度的,个人的技术水平在业内也是杠杠的,我就不提名字了,感觉不合适。因为对我来说可能是优质,但未必对别人也是优质。

 

后来经过老客户的转介绍,我接到了第一单欧洲的修图项目。我着实有些激动,因为我觉得我自己一个人做,还能有这机遇真是难得的机会,由此我修上了梦寐以求的非模特专业的外国人。就是和亚洲人结婚的,和中国人结婚的,知道有婚纱照可以拍的这样的外国客人。因为我所了解的是,以前的外国人(中国文化还没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只有婚礼现场的摄像记录,不太会去专门的拍婚纱照,也不像中国这边这么盛行。他们都是很简单的拍几张作为纪念的存在,也不会修图。就像我们小时候家里人用胶卷机拍完,洗出来照片后就直接装相框了。

 

国外那家店的照片,拍摄技术水平一般,甚至可能某种程度上比不上国内的一些店的品质,但是对我来说,我能修外国的景色,外国的新郎新娘就很激动了,顺便看看别人的风土人情,在国外开店的中国人结合了欧洲当地的民俗后出来的照片的感觉,跟在国内的这些婚纱照的区别,**的区别,很新颖的。大多数外景主要在伦敦和巴黎这两个地方最多,其他的我也叫不上名,毕竟我也没去过。

 

修过印度裔,阿拉伯裔,然后就是看起来就是欧洲本土的人,法国人,英国人,也有亚裔。因为我不确定是不是中国人。外国客人不新鲜,因为之前修过外国的男女模特,个人感觉上,模特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而且身为模特后,需要保养的身体各方面的要素很多,外国人与中国人,或者亚洲其他国家的人和中国人的感觉,肤质,以及其他表现都不太一样。受光后的摄影感受,自然光与棚拍灯光的区别,都有所不同。面对每一种不同光线环境下出来的人种的人像照片,有不一样的修图方法。虽然也差不了太多,也会根据实际要求进行变更,但是总的来说,每一种都有新鲜感。其中最好处理的可能就是欧洲大国的白人了,我个人喜好而已。黑人修的不多,我只修过一次,是大连的一个摄影师小伙伴发来的。也挺新鲜的。其实黑人女模特很出片的,但是不知道为啥黑人在平面模特里占比很小,至少在国内小得很。

 

国内的片……世界个别景点拍摄的电视广告的,电影院屏广告的,杂志画册的,楼外大屏的,楼外海报的,商业服装的,我都做过。已经不再局限于婚纱行业的了,转战商业人像的时候,我脑子里总是回忆起我曾经遇到的一个在北京做商业人像的后期大佬的一句话,他说,这个行业就是你们这种不专业的人搅乱的。说实话他说的倒也没错,但是也有错。谁说野路子出身的人比不过科班出身的人?没人规定的对吧。我并非是商业人像起步的那些人,我最初所接触的都是最低端的人像修图。凭自己日日夜夜的努力和无数的弯路才走到了商业人像的领域内,才敢说自己跻身于高端人像修图的层次上,才迈过高端的门槛,又是一个全新的领域等着我探索。

 

结 尾

学技术不是说登顶就是结局,登顶是一个新的开始。在所谓的高端层的新起点之前的所有,都可以说是初级阶段。因为从此以后,大家在一起没人拼技术了,拼的全都是想法和创意。没想法没创意的人,到了技术尽头,就只能是高手。之后的发展要么转去做管理,做老板,要么转行转业,大有人在。技术这个东西,从完全不懂到精通可以很快,也可能很慢。可以学的完但是也学不完。因为所使用的工具在不断更新中,软件也在更新,设备也在更新,新的设备工具软件这些都会有新的技术出现,大家会为了新的技术去继续拓展自己。但是原有的技术即便不拓展,也可以活得下去,可能也能撑一辈子也不好说。因为就实际情况来说的确如此。自身的技术可以十年一更新,****的技术也可能很久才会出现一个全新的更新,比方说互联网时代到现在的AI的出现与逐步普及。

 

 

在口罩时代来之前,我一直觉得我会修图和一点平面设计,排版印刷的技术就足以混吃等死了,然而,怎么可能?谁也想不到口罩来了。也可以说是很短的时间,我失去了我****的客户资源链,国外就不说了,彻底断线。国内的大多数那三年里死的死,转让的转让,倒闭的倒闭。还怎么整?没得整。只好学新玩意吧~

 

我捡起来了上学时候学过的影视剪辑,以及我一直感兴趣但没时间学的三维。

 

剪辑从PR,拓展学了AE,学了达芬奇调色,学了跟影视行业相关的很多视频的表现形式,剪辑方法,画面语言,镜头语言,人文历史,风土民情,影片类型的调色,画面色彩与故事如何衔接,如何匹配,到现在可能也只是学了百分之一的程度,从平面影像转到动态影像,知识量不是一般的大。虽然刚毕业时我在电视台实习过,接触的是电视新闻的摄影与剪辑,但是现在用到的新闻的部分少之又少,因为影视类别太多了,而后又开始火的短视频,网剧,然后短视频对传统影视的冲击性等等。

 

虽然很多传统影视人都在说短视频的弊端诟病,其实我觉得并非是短视频害了传统影视,而是传统影视所存在的优势并没有被很多人认识到,而短视频的出现大大满足了压抑的社会观念下的大众所追求的短平快的节奏感。这是一个社会现象导致的,而不是短视频导致的。加上传统影视的文化过于深厚,导致很多想入行的技术人完全无从下手,很长时间都达不到一个高度上从而放弃和转战短视频领域。价格方面,传统影视所蕴含的内容量知识量,是短视频无法媲美的,所以比短视频要贵得多,从设备到人工,到环境布场,哪一个不是钞票铺出来的?短视频这些都没有,因为大众有手机就可以做的事情,出发点就不同。老百姓直接性的受益了,何乐而不为。

 

再就是传统影视行业的乌烟瘴气导致了这个行业一直在下滑,专业的拼不过二把刀的,专业的刚不过廉价的,专业的耗不过嘴皮子乱飞而技术功底不扎实的,专业的价格专业的人被认为是坑钱的存在,怎么破?自己人不站出来抱团,都在隔岸观火,怎么好得起来?没辙的事。

 

还有就是转行的一个事,我从修图行业转到影视行业后,我的修图技术在不经意间就停滞了。技术还在也还能完胜国内大批量的修图师的水平,但是我的审美已经变了。指的不是个人审美,而是行业内定的审美方向。脱离行业之后,就不太会继续关注那个行业的审美趋势,因为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新的技能新的行业里面了,越往深走,所了解到的技能的深层东西就越来越行业性质的专业化,在最初的时候很多行业之间的技术和审美都是相通的,甚至可以是相同的,技术也是。为啥总在说隔行如隔山的老话,行业越高端的地方,就是越深层的地方,不是一个小白就能随便接触到的东西,况且即便接触了,小白会觉得太枯燥或者太深奥从而没了兴致。 就好比学校不太可能告诉你社会的险恶和黑暗。告诉你太多,你还进社会么?你可能家里有钱你无所谓,但不是所有人都有钱有背景有靠山的。而且大多数人了解了黑暗和险恶,并不会主动寻觅光明,而是直接躺平了。都这么黑暗了 玩个屁啊。累了,毁灭吧。不都如此吗。虽然例子举得不好,但是道理是一回事。

 

学习影视技能的时候,我又发现了能玩三维的软件,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索性学了C4D,这一学就是四年五年时间。上初中的时候自己接触过3DSMAX,那时候才是2代,MAYA那时候刚出3代。之前有一个地方的时间说错了,我是从口罩开始的前两年重新捡起来的剪辑,学上的三维,但是那时候因为一直在做修图,也没有耽误修图技能的进度,等于一个星期内找一天玩耍,其他六天平均分配的学三个技能的东西,从一个社牛活活变成一个技术死宅。

 

学三维也是兜兜转转的走了很多弯路,因为除了影视和修图,三维是唯一一个我单凭兴趣坚持到现在的技能,也从来没进过行业内发展,也不认识行业的任何大佬,也没有发展成吃饭的手艺,虽然可以接一些简单的活干,但是我刻意的不想发展成吃饭工具,一个是三维行业愈发的内卷,一个是我还是想有一个纯粹的爱好来缓解工作产生的压抑。但也并没有因为三维只是爱好而断断续续的学,还是像一开始学修图那样,但凡有机会和高手沟通,和行业内的人沟通的机会,我都不怎么放过,工作上班做修图做剪辑,下班回家除去吃饭的一小时,到临睡前一般有三四个小时,都在玩C4D。每天必做一个练习图,不管美丑,是否成型,想到啥做啥,看到啥练啥。学三维时看的教程基本上都是搬运的国外视频,有系统建模的,有系统灯光的,有单个案例的,有千奇百怪的有趣的小教程,有些有中文翻译,有些纯英文,甚至还有其他国家的语言,比如俄语,法语,还有些西班牙语之类的……英语还能看个十之六七,其他就只能硬啃。

 

我看国外教程不是认可谁不认可谁,我看的更多的是他们做一个案例是怎么个想法,我也想了解外国人对这些创作类软件做东西时候的思维逻辑,我学的是这个,感兴趣的也是这个,然后再结合我多年的观察学习经验(偷看来的),结合自己对摄影的,对灯光的,对美术的,对自己平时有空出去玩的时候发现的新鲜事,综合起来学习,在三维软件中呈现出来的练习。四五年时间,每天一张图,几乎不间断。因为是爱好,所以我并没有特别的赶时间。

 

学习期间认识了很多行业内的人,游戏行业的,电商的,动画的,影视特效的,园林场景的,做现场灯光的,各行各业的人才。有时候和他们聊一些我因为技术限制做不出来的想法,他们再说一些他们自己专业上的想法,给了我一些我想不到的角度,从而再去以我的能力去努力练习。我觉得很开心。虽然不用三维挣钱,但是也收获了不少小伙伴的支持,甚至还有希望我做老师的小伙伴出现,认为我是大佬的小伙伴出现,不管他们是认真的还是开玩笑。这种欢乐感我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他们,我还尝试学了HOUDINIUEblender,和个别灯光软件。为了玩好C4D,我还学了地形软件,角色软件,做贴图的,绑定的,各种特效插件,各种渲染器,和其他类的三维软件,有些是工业的比如犀牛,还学了CAD学画建筑图纸等等,甚至还报了英语班,去巩固和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好多时候不懂英文,尤其学创作类技术,还是挺****的。中英文互译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很精准,尤其是行业内的一些特定词汇在语言环境中应该表达什么意思的情况下,语境的变化,词汇在菜单中,在命令中的表现形式之类的,然后看老外教程,他们嘴里蹦出来的词汇的含义,缩写读法等等……不过因为精力和脑容量有限,其他软件都是一知半解的程度,或者用完就忘得程度,庆幸的是头发还在,这已经是万幸了。

 

大佬是不是我,我现在也不会像年轻时候那么自我标榜什么了,我只觉得如果还有时间和精力学下去的话,我能更开心一些。大佬什么的,留给年轻人去做奋斗目标吧,哈哈哈~

 

 

 

标签 职场技能

声明:该资源由发布人:【YucHEN888】上传,点击查看作者主页其他资源。

CG模型网(cgmodel.com)内网友所发表的所有内容及言论仅代表其本人,并不反映任何CG模型网(cgmodel.com)之意见及观点。

推送到

首页推荐 编辑推荐

取消 通知作者
对此作品设置了隐私保护,禁止保存至本地。